料是工業品的外衣,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的一種配套材料,涂料行業在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涂料品種繁多,本文主要闡述醇酸類漆、氨基類漆、水性類漆涂料的生產方法。 1 涂料的生產工藝 1.1 醇酸類漆涂料、氨基類漆涂料生產工藝 醇酸類漆涂料、氨基類漆涂料的生產工藝大致相同,主要經過合成樹脂、制漆工序制成涂料成品; 1.1.1 合成樹脂工序 合成樹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一元酸聚合而成的線性樹脂,合成樹脂的生產技術主要有脂肪酸法、醇解法等生產工藝,根據原料的來源選擇工藝生產方法。 脂肪酸法是從植物油中制得的脂肪酸或合成脂肪酸進行加熱酯化得合成樹脂,該工藝具有生產工時短,生成的合成樹脂分子量分布較窄,分布較均勻,對稱性增強,樹脂黏度小,缺點是用油置備脂肪酸,增加工序,增加物料消耗,提高成本;醇解法直接用植物油作原料合成樹脂,可以降低成本,反應階段將需物料加入反應釜進行混合,采用熱媒進行升溫,加熱酯化,將油先與甘油進行醇解,生成甘油的不完全脂肪酸酯,再與苯二甲酸酐脂化得合成樹脂,該工藝具有生產成本低,原料來源廣等優點。 1.1.2 制漆工序 制漆部分主要生產工藝為簡單物理混合過程,沒有化學反應,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1)混合 把顏料或顏料混合物投入漆料中,攪拌混合均勻,使漆漿能具有下一步操作的流動性。 (2)分散、研磨 混合后的漆漿在砂磨機或三輥機中進行研磨,使漆漿中過大的尺寸降低到涂料產品規定要求的細度,并穩定地保持均勻狀態。 (3)調和 又稱調漆,把漆漿、漆料及其它輔助成分按配方規定配成色漆,實現規定的顏色、黏度、細度、并實現全系統穩定化的過程,在調和中進行分散,一步成色。 目前國內外油漆生產工藝步驟是一樣的,混合、調漆設備多采用釜式密閉攪拌缸、分散、研磨設備采用密閉砂磨機,分散設備采用高速多速分散機。 1.2 水性類漆涂料生產工藝 水性類漆涂料主要原料有助劑、顏料和填充料、乳液和水,水性類漆涂料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前煉、分散、調配、過濾包裝四個工序。 (1)前煉:顏料在乳液中被充分濕潤,為了能夠更好地進入下一個工藝,把顏料、乳液與溶劑用可變速攪拌機混合攪拌,形成色漿的過程。 (2)砂磨:砂磨是涂料生產中最重要的工藝,它把在前煉工藝中生成的色漿用砂磨機把顏料磨細,汽車涂料要求的粒度為 10 微米左右,在這個工藝中使用玻璃珠砂磨介質。 (3)調配:本過程包括調合和調色。調合:在被磨細的色漿里加入合成樹脂、溶劑、添加劑等必要的原料;調色:加入前段產生的色漿,使之制成所需顏色。 (4)質檢:主要檢驗涂料的性能等,設有兩個小型噴漆柜,用于試驗的鋼板規格為 75×150 mm,噴漆柜每天運行時間 7 h。 (5)過濾包裝:用過濾器除去原料中含有的顆粒物,采用不銹鋼濾網,完成后涂料裝入涂料罐。
2 涂料的市場分析 涂料是一種涂覆在物體(被保護和被裝飾對象)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著的聯續薄膜的配套性工程材料,用于物體的保護、裝飾、防腐、及其他特殊作用、標志作用。據預測,年我國涂料市場供需大體平衡,但結構尚需優化。全年涂料市場將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供需基本平衡,需求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2)汽車和房地產業發展會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城鄉住宅建設仍將成為我國經濟的增長點和消費熱點,持續的裝修熱和工程項目竣工仍將進一步拉動我國涂料市場增長。 (3)環保型涂料將備受國家重點工程青睞,水性涂料市場將更加紅火,將成為涂料市場最為看好的品種。尤其是工業用水性涂料需求最為迫切,每年逾 100 萬 t 的工業用涂料將成為水性涂料突破市場的切入口。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涂料年需求量約 170 萬 t,其中可由水性工業防腐涂料替代的有 100 萬 t。如果水性工業涂料替代傳統涂料用量1/3,就可節省 10 億元,2010 年水性工業涂料應用比例約在 35%。在建筑涂料方面,2010 年我國產量達到 121.9 萬 t,外墻裝飾應用率大于 35%,過去應用的多種傳統涂料將被具有良好環保性能的水性涂料所取代。以長江三峽為代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以及大型港口和鐵路工程與大型機場樞紐工程等一大批建筑規模大、裝修水平要求高的建筑工程對優質涂料需求量很大。涉外賓館和飯店建設以及醫院擴建也提高了對優質涂料的需求量。 (4)涂料市場向外輻射擴張,品種的市場定位將向全球化發展。 3 結 語 預計今后幾年內,中國涂料產業格局可能會發生巨變,在資本、技術、質量和性能等方面企業的競爭力將不斷增強,涂料的銷售量和市場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